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为何说“中国显示屏看成都”?|成都led显示屏

  • 点击量:51
  • 来源:
  • 时间:2025-05-26


为何说中国显示屏看成都?|成都led显示屏


成都作为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核心引擎,其技术突破、产业链协同、政策支持及全球影响力共同构筑了“中国显示屏看成都”的行业地位。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成都led显示屏核心竞争力:


成都led显示屏




一、技术突破引领全球显示前沿

1. Micro-LED与OLED技术双驱动

– 全球首条TFT基Micro-LED量产线:成都辰显光电建成全球首条TFT基Micro-LED生产线,推出P0.5间距(3000PPI)产品,相比传统PCB基板,具有高平整度、低功耗(能耗降50%)等优势,突破巨量转移等技术瓶颈 。

– 高世代AMOLED产线布局:京东方在成都投建国内首条、全球首批第8.6代AMOLED生产线,设计产能3.2万片/月,主攻高端柔性屏市场,满产后预计年产值超400亿元,推动“成都造”柔性屏全球市占率提升至50% 。

 

2. 多元化技术路线并行发展
成都同时布局印刷OLED、硅基OLED、激光显示等技术路线,形成覆盖LCD、OLED、Micro-LED等多领域的“技术矩阵”,近三年累计申请专利超2万件,授权发明专利8000项 。




二、全产业链覆盖与集群效应

1. 上下游深度协同
成都已构建完整的显示产业链:

– 上游:玻璃基板(京东方)、掩膜版(路维光电)、偏光片(日东电工);

– 中游:面板制造(京东方、天马微电子);

– 下游:终端应用(极米投影仪、菲斯特激光屏)
截至2024年,产业链完善度达73%,本地配套率46%,带动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 。

 

2. 重大项目与龙头企业集聚

– 京东方引领产业集群:累计在蓉投资超千亿元,带动惠科、辰显光电等上下游企业超100家入驻,形成柔性显示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生态 。

– 资本招商模式:通过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,如成都高投集团引入海光信息、京东方等项目,实现“以投带引”的产业闭环 。

 



三、政策赋能与创新生态

1. 全国首个专项扶持政策
成都出台《关于进一步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》,对上游材料、关键设备、终端应用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,并首创“配套奖励”机制,推动供应链本地化 。
例如,中嘉微视自主研发的特殊气体环境制程检测机打破进口依赖,获政府专项奖金150万元 。

2. 国家级创新平台与技术转化

– 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落户成都,聚焦Micro-LED、量子点等技术攻关 。

– 清华大学、电子科大等高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,推动如“第三代投影光源技术”“贡嘎一号”人形机器人等成果转化 。

 



四、人才储备与国际化布局

1. 高校与人才资源优势
成都拥有电子科大、川大等65所高校,每年电子信息相关毕业生超4万人,占全国人才供给量的15%。电子科大近5年留蓉毕业生达4.3万名,为极米科技、纳能微电子等本土企业提供核心技术团队 。

2. 全球产业影响力提升

– 世界级展会落地:连续举办三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,吸引京东方、三星、LG等全球头部企业参会,签约项目金额超6000亿元 。

– 国际市场拓展:成都生产的柔性屏占全球市场的15%,投影设备全球市占率20%,激光屏销往欧美 。

 



五、数据印证与未来愿景

• 产业规模2024年成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900亿元,占全国15%以上,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 。

• 全球地位:全球近20%的柔性屏产自四川,预计京东方第8.6代线满产后将贡献全球50%的高端柔性屏产能 。

• 未来目标:到2027年,成都计划在Micro-LED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,制定10项国际标准,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。




成都通过技术引领、全链协同、政策创新、人才集聚,不仅成为国内新型成都led显示屏产业的标杆,更在全球竞争中跻身第一梯队。其“中国显示看成都”的地位,既是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的必然结果,也是国家战略与城市能级跃升的缩影。未来,随着Micro-LED量产成本下降及AI、元宇宙等新场景融合,成都或将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规则制定者 。